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在大战大考中履职尽责
上半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践行初心使命,扎实履职尽责,为服务全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把疫情防控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始终将党的领导贯穿于疫情防控和年度各项重点工作之中。全省市场监管部门闻令而动、广大干部职工停休到岗、冲锋在前,发扬“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革命精神,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着力维护市场秩序。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迎难而上、积极作为,让党旗在战“疫”一线高高飘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初心使命,体现了市场监管人的责任担当。
聚焦维护市场秩序,始终把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贯穿于疫情防控工作之中。以落实“三严”“三保”为重点,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净化市场环境。在严格野生动物市场监管方面,在全国较早出台《禁止野生动物交易十条措施》,紧扣市场准入、市场交易、广告监管等环节,对野生动物及其制品非法交易和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实施全链条打击,共检查野生动物经营场所34.74万个次、经营户121.37万户次,查处野生动物违法案件4件。在严格活禽交易市场监管方面,全省及时关闭活禽市场2093个,涉及经营者7338户。在严格食品安全监管方面,迅速开展食品安全大检查,对食品生产、流通销售、餐饮服务等重点环节实施监督检查,全省共抽检水产品726批次,猪、牛、羊肉1.67万批次,禽类及其冻制品205批次,其他种类3695批次,立案查处8起。在保价格方面,及时印发维护价格秩序提醒告诫书和相关文件要求,引导经营者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严肃查处不按规定明码标价、哄抬价格等扰乱市场的违法行为。共检查口罩经营户27万户次、药品经营户35.18万户次、消毒杀菌用品经营户27.16万户次,查处价格违法案件336件。在保质量方面,围绕药品、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等环节,加强防疫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牵头开展防疫物资产品质量安全和市场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全省共排查口罩生产企业406家(次),熔喷布生产企业14家(次),无纺布生产企业12家(次),红外体温枪(额温枪)生产企业4家(次),非医用口罩经营者292家。在保供应方面,聚焦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紧缺物资及其重要原辅材料,实施应急审批,填补了我省医用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和额温计的生产空白;开辟绿色通道,批准昆药集团公司恢复生产磷酸氯喹片;免费为车站、机场、医院等重要场所测温仪等设备提供校准服务,对口罩等防护物资开展24小时应急检验;对紧缺进口医用物资实施24小时不间断检验,完成应急检验1044批次,物资总量1703.9万件(个)。
围绕支持复工复产,始终把保市场主体作为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的重要抓手。制定发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24条措施,开展“进企业下基层、解难题送服务”工作,发挥登记注册、准入审批、反垄断、价格、信用、标准、计量、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等职能作用,全力帮扶市场主体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持续优化企业开办“一窗通”服务平台,积极推动“企业登记全程电子化”向“企业开办一网通办”拓展。通过“一窗通”服务平台核准登记数占同期新设企业总量的44.66 %,较2019年提高21.39个百分点。扎实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省企业年报率达92.5%,进入全国前十行列。制定年度省级相关部门双随机抽查工作计划,24个部门共制定各类抽查计划190个。开展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清理,共清理存量文件2.01万件,废止文件43件。进入二季度以来,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呈现“止跌回升”、快速恢复性增长趋势,6月份新登记企业同比增长39.05%。上半年,全省新登记市场主体33.3万户,同比增长5.22%。昭通市被国务院作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成效显著、落实事中事后监管等相关政策措施社会反映好的地方”予以督查激励通报。
着力防范化解市场监管领域风险隐患,始终守住不发生重大安全事件的底线。认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全面加强“四个安全”监管,强化安全监管机制建设。我省第一部特种设备方面的省级政府规章《云南省电梯安全管理规定》于4月1日正式施行。切实加强自采误食有毒野生菌、违规煮食毒性中药材和农村集体聚餐等监管。食品安全监管各环节步入“互联网+食品安全”快车道。深入开展普洱茶、白酒、米线、保健食品、校园食品安全、食盐质量安全提升等10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中药饮片质量安全、疫苗储存运输质量安全、医疗机构制剂质量提升整治等6个专项行动,立案查处违法案件135起。积极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复工复产特种设备安全保障服务工作,完成7万余台(件)复工复产特种设备检验保障任务。
深入实施质量强省和知识产权战略,始终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全力加快 “八大重点产业”发展、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的决策部署,强化质量技术基础支撑作用,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助力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提升。组织开展中小企业质量技术服务活动、“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专项活动。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17项,帮助企业建立计量标准16项。牵头协同八部门出台云南省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新发布云南省地方标准33项,《林下中药材—三七生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的发布,受到中国工程院、省政府肯定。优化质量认证服务,积极推广使用“互联网+认证”和在线质量认证培训,助力企业复工复产。对145家检验检测机构开展监督检查。围绕“绿色食品牌”打造,着力在地理标志的培育、促进、运用方面下功夫,全省使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用标志企业达到212家。持续优化知识产权服务,为创新主体办理专利费用减缴备案申请3046件;专利电子申请率达99.42%,居全国第二位。加强知识产权运用,昆明市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中国铁建高新装备股份有限公司1项实用新型专利荣获中国专利银奖,是云南省获得的首个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