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市场监管局上线《金色热线》
2023年3月16日中午12:00,云南省市场监管局参加《金色热线》直播,就群众关心的市场主体培育、食品安全、放心消费等问题进行解读回答。
一、2022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取得哪些成绩?
2022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担当履职、积极作为,为推动云南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一是大抓优化营商环境,市场主体倍增成效显著。牵头推进个体工商户倍增培育计划和“个转企”行动。深化“证照分离”改革,推进“一网通办”“跨省通办”,企业设立登记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接近全国先进水平。在全国率先牵头制定《扶持个体工商户纾难解困工作方案》,与建行省分行、省农信社加强“政银合作”,向中小微市场主体发放贷款1396亿元。2022年底,全省市场主体达到491.02万户,同比增长19.48%。二是大抓重点领域监管,市场秩序更加规范。认真开展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整治涉企违法违规收费,为企业减负7753.69万元。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等专项行动,查办违法案件2.78万件。深入推进放心消费创建,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1亿元。三是大抓两个强省建设,助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质量提升行动持续推进,全省有机产品、低碳产品认证证书、获证组织数量,均居全国第1位;知识产权保护更加严格、运用更加有效、服务更加优化,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1.59件。四是大抓隐患排查治理,市场监管领域安全状况稳中向好。大力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扎实开展“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食品安全专项行动,加强食物中毒防控,全省食品安全事故同比下降,云南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上升至84.23%。同时,全力保障防疫药械质量安全。巩固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成果,加强重点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守住了安全底线。
二、市场监管部门大力培育发展市场主体目前成效如何?
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局履行好“联络员”“分析员”“监测员”“帮扶员”职责,举全系统之力牵头推进市场主体培育发展工作,全省市场主体发展成效明显,有力支撑了经济稳、就业稳、社会大局稳。2021年以来全省市场主体增速均居全国前列,总量于今年3月3日突破500万户大关,实现“开门红”。
三、自2021年开始,云南省市场监管部门持续深入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2021年以来,全省市场监管部门深入开展“铁拳”行动,精准打击民生领域违法行为,查办一批重点案件,严惩一批违法主体,曝光一批典型案例,有效遏制民生领域违法现象多发势头,铸造起市场监管部门民生领域执法办案“铁拳”品牌。
两年来,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3757件,移送公安机关立案35件,发布45个典型案例,集中销毁侵权假冒伪劣商品1000余吨。对于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并受到较重行政处罚的当事人,按规定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公示,实施有关禁业管理措施;同时加强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等信用信息的互联共享,依法实施联合惩戒,进一步加大违法成本,提升守法诚信经营意识,有效震慑了违法者、警示了经营者。
四、2022年云南12315投诉举报咨询总体情况怎样?
2022年全省共受理投诉、举报、咨询467171件。其中,投诉151112件,举报53184件,咨询262875件。截至目前,投诉办结率为99.78%,举报办结率为99.63%,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14192.06万元。投诉举报有六个方面热点。一是航空客运服务退改签争议较多;二是房屋租赁和装修,违约责任争议较多;三是预付卡(费)消费退款纠纷投诉较多;四是教育培训服务中培训班退费承诺投诉举报较多;五是网购直播销售玉石退货退款争议投诉较多;六是广告涉嫌虚假宣传用语投诉举报较多。
五、云南省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目前取得了哪些阶段性成效?
2022年是我省全面开启知识产权强省建设的一年,我省知识产权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迈上了新台阶。创造方面,知识产权数量快速增长,2022年底,全省有效专利14.54万件,有效发明专利2.2万件,有效注册商标62.77万件,同比增长分别为18.73%、16.62%、18.82%。地理标志商标新增34件,总量达341件。运用方面,省内多个州(市)、县(市、区)被确定为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强县建设试点示范,专利、商标质押融资金额近7亿元。保护方面,成立了云南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全省建立212个维权援助机构;查处商标案件887件,奥林匹克标志保护案件87件,办理专利案件179件。公共服务方面,发布云南省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省布局10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在昆明市高新区建立知识产权服务业集聚区,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
六、从高层建筑必备的电梯到孩子们喜欢的大型游乐设施,特种设备早已融入百姓生活,关系着每个人的安全,市场监管部门如何严守特种设备安全底线?
省市场监管局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全力守好特种设备安全底线。一是靠前指挥,周密安排部署。制定年度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重点工作清单,明确任务措施,压实特种设备安全保障责任。二是严格特种设备生产源头监管。严格特种设备生产和充装、检验检测单位行政许可管理,采取“双随机、一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利用信用监管对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进行惩戒。三是严格使用环节监管。强化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以涉及民生、人员密集场所和重点单位高风险特种设备为重点,开展隐患排查和治理,对风险隐患早处置、早消除。四是加强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安全保障。压实特种设备服务保障单位各岗位各环节安全责任和监管部门责任,常态化抓好节假日和重大活动安全保障。五是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的有效性。建设全省特种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实现特种设备监管全周期信息管理。六是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宣传教育。开展普法宣传“五进”活动,增强企业落实特种设备安全主体责任的能力,提高公众的自我保护能力和安全意识,共同营造特种设备安全良好社会氛围。
七、市场监管部门如何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2022年,省市场监管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严格按照“四个最严”要求,着力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一是围绕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突出问题加强重点整治。重点开展校园食品安全、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食用植物油和散装白酒质量安全问题治理“回头看”等系列专项整治,全方位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二是着力加强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持守底线、查隐患、保安全,在全省组织开展冬春季食品安全、食物中毒防控、“迎大会、保安全”3个百日行动,全面加强风险隐患排查整治。三是积极推动落实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和企业主体责任“两个责任”。积极推动全省9.83万名市、县、乡、村四级党政领导干部全覆盖包保全省72.16万户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全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满意度从2019年的75.88%上升到2022年的84.23%,年均增幅2.78个百分点。2023年,将以深化落实“两个责任”为抓手,加强与农业农村、教育、公安、卫生健康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建立完善从“农田到餐桌”全流程各环节的针对性监管措施,持续加强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八、省市场监管部门如何维护居民生活必需品市场价格秩序?
2022年,省市场监管局关注民生,回应社会关切,持续不断地加大对重要时段重点商品价格监管。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积极开展对所辖地区重要时段重点商品价格监管,突出重点时点、重点商品,密切关注粮、油、肉、蛋、菜、奶等重点民生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密切关注高端白酒、高档月饼等节庆商品礼品市场价格和节假日旅游市场价格,自然灾害等突发情况各领域市场价格监管。加强市场价格行为巡查、检查和价格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2022年,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查办不明码标价等价格违法案件287件。有效地维护了市场价格秩序,遏制了趁机乱涨价等的行为,保障了消费双方的合法权益。
九、《反垄断法》施行后,省市场监管部门大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取得了哪些成效?
省市场监管局扎实开展反垄断工作。一是开展执法专项行动,持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加强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专项行动,围绕优化营商环境和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建设,集中力量解决突出问题,坚决打破行政性垄断。专项行动中查处、纠正、制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案3件。共查办垄断协议、行政垄断案件5件,核查涉嫌垄断线索23条。二是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第三方评估。对各州(市)和部分县级政府共296个单位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营造公平竞争制度环境情况开展第三方评估。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专项检查行动。全省共清理政策措施35340件,修改或废止119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