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局长信箱 |网站地图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基层动态
守护“鲜味”与安全 红河州筑牢野生菌安全屏障
2025-07-31 15:29  来源:红河州市场监督管理局  浏览次数:

守护“鲜味”与安全  红河州筑牢野生菌安全屏障

 

红河州立足多民族聚居、山区面积广的实际,打出一套“预防为先、监管为要、宣传到位、应急高效”的组合拳,全力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织牢责任“一张网”,凝聚防控合力。将野生菌中毒防控纳入民生实事清单,制定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市场监管、农业农村、卫健(疾控)等部门职责,形成“州级统筹、县市主责、乡镇落实、村社兜底”的四级责任体系。今年以来,州级召开专题部署会2次,各县(市)召开推进会15次。针对山区村寨防控力量薄弱问题,组建由驻村工作队、村医、党员志愿者组成的“村级防控小分队”开展风险排查和宣传引导,打通防控“最后一公里”。

盯紧风险“关键点”,强化源头管控。在农(集)贸市场推行“两查两登记”制度——查来源、查品种,销售者实名登记、购买者信息备案。截至目前,全州已检查农(集)贸市场72个,销毁疑似有毒野生菌65次。针对工地食堂、学校、养老院、农家乐等集体用餐单位,实施“禁采禁购禁做”三禁管理,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公安、卫健(疾控)、农业农村等部门开展专项督查。

用活民族“好载体”,让宣传入脑入心。打造“多语宣传矩阵”,将毒菌识别知识翻译成彝语、哈尼语等民族语言,通过乡村大喇叭反复播出。利用赶集日、民族节庆等时机,开展“送知识下乡”活动,发放印有毒菌图片的围裙、雨伞等实用物品5300余件,在村寨路口、宣传栏张贴“毒菌识别图”6万余张,让防控知识走进千家万户。

建强应急“快速路”,提升处置效能。构建“监测—预警—救治—保险”全链条应急体系,州卫健部门建立“中毒病例直报系统”,各级医院开通“野生菌中毒救治绿色通道”,储备特效解毒药品3000余支。组织跨部门应急演练,模拟“村寨有人误食毒菌—村医初步救治—乡镇转运—市级专家会诊”的全流程,提升协同处置能力。

下一步,红河州将持续优化防控措施,加大山区村寨排查力度,丰富宣传形式,让“安全吃菌”的意识深植各族群众心中,让野生菌真正成为餐桌上的“放心美味”。

打印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