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局长信箱 |网站地图 |无障碍浏览 |长者模式
预决算
单位内控与绩效管理有效结合的五举措

单位内控与绩效管理有效结合的五举措


为了切实规范收支行为,强化预算约束,建立健全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推进财政资源使用的合法有效,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在预算工作中必须加强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的有机结合。

一、加强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

注重人才的培养和教育。充分利用各类集中场合宣传内部控制、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建立重管理、重内控、重绩效的工作氛围和环境。提高领导和相关人员内控、绩效管理意识、责任意识,并将内控和绩效管理实施情况纳入单位和部门考核体系,真正使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加强上至单位最高领导层下至基层执行人员,分层级、分内容、有侧重地全面开展关于内部控制与预算绩效管理的系统性学习培训,结合工作实际,讲解内部控制和预算绩效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措施,强化相互间的联系,重塑联合管理、人人参与的大管理意识,增强相关人员对内控和预算绩效管理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两者的同步发展,使预算工作更为合理、目标更为明确,达到提升预算编制、执行的目的。

二、结合内部控制要求,对绩效指标体系进行针对性细化、量化

将内部控制与绩效评价两者的目标体系充分融合。先将内部控制的总体管理目标分解为各部门管理运作及业务过程中的具体目标;在充分考虑内外部风险点的基础上,围绕内部控制各项管理重点和关键点,重塑科学性、规范性、操作性、可靠性强的绩效目标体系,并在目标体系建设过程中有效兼顾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对绩效指标进行针对性细化,确保指标体系能够保障实现单位的公益属性。如制定预算编报流程、职责分工、绩效目标设定范围和标准、涉及采购的符合政府采购要求的编报执行制度,采购资产、实施项目预算进度和达到何种绩效目标等均需明确相应要求,保证内部预算有章可循。

三、强化预算执行管理,实现对预算业务的风险控制

应确保预算各部分及整个过程中都有绩效管理,强化预算内部控制力度,从单纯依靠行政命令、长官意志的做法向依法管理转变,从单纯靠习惯和经验开展工作的方式,向依靠法规和制度开展工作转变,从突击式、运动式抓工作的方式向按流程、指标约束办事转变,提升管理绩效。在单位内部建立预算执行追踪制度,定期比照绩效目标,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实时监控,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激励及约束作用;确保绝对分离不相容岗位,完善预算绩效考核制度;预算执行偏离绩效目标时及时纠正。采用每月分项目支出进行预算执行和目标、逐项绩效指标完成对比监控考核,无论对于单位内部的项目执行者、管理人员和领导,还是外部财政、审计等部门,都一目了然,非常有效。

四、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和内部控制信息沟通建设

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对内控信息进行广泛的信息互通渠道建设,以消除信息不对称、信息失真现象,同时搜集到的信息、意见、建议及时汇总反馈给内控管理部门,帮助内控人员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的偏差,积极修正,持续完善。单位内控目前主要处在建设和实施阶段,逐渐向信息化阶段迈进,将内部控制流程、绩效管理指标内嵌固化于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中,有利于客观公正、标准规范、高效地推进内控和绩效管理;同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收集、比较、反馈作用,以有效衔接管理层、执行层从预算制定、执行到决算、分析、考核的良性互动和循环,严肃预算管理。

五、引导公开预算的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情况。

单位将预算编制、执行过程中的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信息进行公开,使整个预算从编报、申请到执行、反馈的全过程,受到公众的监督管理,倒逼部门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规矩意识,强化在预算管理中重视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意识,确保内部控制和绩效管理的有效实施,实现以公开促规范、推改革、提效能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