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延续恢复态势
(2022年12月15日)
国家统计局
11月份,面对更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疫情多发广发等多重挑战,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切实抓好稳经济各项政策举措落实,国民经济保持恢复态势,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市场价格总体平稳,新动能持续成长,民生保障有力有效,经济社会大局稳定。
一、农业生产形势较好,粮食产量再创新高
秋粮再获丰收。全国秋粮产量10220亿斤,比上年增加42.5亿斤,增长0.4%。全年粮食产量继续增加。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3.6亿斤,增长0.5%,连续8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谷物产量12665亿斤,增长0.1%。其中,小麦产量2754亿斤,增长0.6%;玉米产量5544亿斤,增长1.7%。豆类产量470亿斤,增长19.6%。粮食播种面积增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比上年增长0.6%,连续3年增加。豆类播种面积1.78亿亩,增长17.4%;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54亿亩,增长21.7%。
二、工业生产持续增长,高技术制造业增长较快
1—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8%。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6%,制造业增长3.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4.8%。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0%。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股份制企业增长4.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下降0.3%;私营企业增长3.2%。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移动通信基站设备等绿色智能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100.5%、44.1%、22.2%。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环比下降0.31%。其中,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9%,制造业增长2.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1.5%。11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48.0%。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69768亿元,同比下降3.0%。
三、服务业生产放缓,现代服务业增势较好
1—11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0.1%,1—10月份为增长0.1%。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1.0%、5.4%。11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下降1.9%。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10.2%、7.3%,分别比上月加快1.0、0.9个百分点。1—10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2%;其中卫生和社会工作,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分别增长8.9%、8.2%、8.2%。11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45.1%;其中,邮政、货币金融服务、资本市场服务、保险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从市场预期看,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3.1%。
四、市场销售略减,基本生活类商品销售和网上零售较快增长
1—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9190亿元,同比下降0.1%。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45853亿元,同比下降0.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3337亿元,增长0.2%。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359406亿元,同比增长0.5%;餐饮收入39784亿元,下降5.4%。基本生活消费稳定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饮料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8.5%、5.3%。全国网上零售额124585亿元,增长4.2%。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98亿元,增长6.4%;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7.1%,比1—10月份提高0.9个百分点。11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615亿元,同比下降5.9%,环比增长0.15%。其中,商品零售34180亿元,同比下降5.6%;餐饮收入4435亿元,下降8.4%。
五、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较快增长
1—11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20043亿元,同比增长5.3%。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8.9%,制造业投资增长9.3%,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8%。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2125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23.3%;商品房销售额118648亿元,下降26.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0.7%,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0.1%,第三产业投资增长3.2%。民间投资增长1.1%。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9.9%,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3.0%、13.2%。高技术制造业中,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28.3%、28.2%;高技术服务业中,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业、电子商务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26.1%、24.4%、21.2%。社会领域投资增长12.5%,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29.3%、7.5%。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下降0.87%。
六、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1—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83369亿元,同比增长8.6%。其中,出口218335亿元,增长11.9%;进口165033亿元,增长4.6%。一般贸易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63.8%,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进出口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0.6%,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同比增长8.4%,占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7.1%。11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37048亿元,同比增长0.1%。其中,出口20996亿元,增长0.9%;进口16052亿元,下降1.1%。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4943亿元。
七、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城镇调查失业率略有上升
1—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6%。11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5%;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6.2%,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6.0%。16—24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17.1%,比上月下降0.8个百分点;25—59岁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6.7%。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7.7小时。
八、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回落,工业生产者价格同比下降
1—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11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1.6%,涨幅比上月回落0.5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2%。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3.0%,衣着价格上涨0.5%,居住价格下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1.5%,交通通信价格上涨2.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1.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5%,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2.3%。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21.2%,粮食价格上涨3.0%,鲜果价格上涨9.6%,猪肉价格上涨34.4%。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涨幅与上月持平。
1—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6%、6.7%。11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3%,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0.6%,环比持平。
总的来看,11月份国民经济顶住国内外多重超预期压力,保持恢复态势,总体运行在合理区间。但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经济恢复基础仍不牢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扎实落实稳经济各项政策措施,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着力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附注
(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均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3)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5)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6)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7)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